(黄蕾/文)为了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促使新任教师尽快胜任本职工作,提高新任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教育科学学院制定了《教育科学学院新任教师导师制实施细则》,并从2022-2023-1学期开始为11位新任教师配备导师,开始实施新任教师导师制。
为提高新任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提升新任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检验新任教师导师制的实施效果,教育科学学院于6月25日在社科楼252教室开展新任教师导师制考核现场会。本次会议由学院副院长、学院教学督导组组长范魁元教授主持,学校督导文科第四小组的施长君教授、王凤秋教授和学院教学督导姜君教授、刘俊强教授、陆桂芝教授、王立国副教授以及教育学系全体教师出席,教育学系新任教师喻聪舟就《教育学原理》中“美育的目的”内容主讲一节公开课。

喻聪舟从三个方面就“美育的目的”进行授课汇报,各位老师认真聆听、记录并进行点评。

点评过程中,施长君教授首先肯定了喻聪舟老师的授课方式,认为其知识储备较为丰富,授课方式较为传统,以教师的讲为主,但授课应紧扣课程的教学目标,要突出重点,不宜使用太多的素材淹没课程的教学目标。同时,王凤秋教授对此次授课汇报提出建议,她提出,授课教师应更加注重思维上的目的,明确教学目标,不是材料越多越好,要善于引导学生清晰思考,从而进一步提升授课质量。


接下来,学院教学督导姜君教授、刘俊强教授、陆桂芝教授、王立国副教授、范魁元教授分别发言,都充分肯定了喻聪舟老师的教学激情,好的教学状态对学生有较强的带动作用。同时,他们还指出,教学要有基本遵循,教是为了学,教学设计要紧密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要为教学目标服务,在授课过程中基本知识点要清晰,语言表达要有节奏,不宜太快。


评环节结束后,教育学系参会教师对喻聪舟老师的授课效果进行打分评价,一致认为喻聪舟老师基本达成新任教师考核要求,具备教师授课的基本能力和素养。
实践证明,教育科学学院实施的新任教师导师制在帮助新任教师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加强对新任教师备课能力的培养、指导新任教师熟悉教学环节的全过程以及帮助新任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能力等方面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为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更多的教学启发和无限可能,对学院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大有助益。教育科学学院将以此次新任教师导师制考核为契机,不断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帮扶力度,积极探索提升青年教师职业胜任力的新方式,助力青年教师尽快适应本职工作,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为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以及后续发展做好服务与引领。